2019 , Mar 10: Boston Qualified




本來打算去年的台北馬可以達標, 但沒達成...
因為差一點, 所以想趁著已完成的訓練計上再加強度及加量...
當時查了一下, 萬金石已經截止報名了, 高雄馬有些狀況要考慮...
沒想到國道馬有在AIMS認可的賽事內:


2019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


  • 競賽日期: 2019年3月10日(星期日)
  • 競賽地點: 中山高速公路五股-汐止高架段

比賽前一週以來的氣象預報都說比賽當天是雷陣雨
心理已有了雨天備案: 帽子, 雨衣.

清晨3點左右, 在手機鬧鈴3:15響之前就醒了.
前一晚9點就上床躺平, 6小時的睡眠正是我日常的睡眠量.

早餐:
  • 超商買的拔絲麵包
  • 一杯水泡了電解質發泡錠
  • 一包Energy Gel
  • 一根香蕉
這樣的搭配, 絕對不是美味;
但是, 這樣的能量, 絕對夠我撐到10K的第一次補給.

基本的梳洗, 上了廁所, 最重要的是檢查裝備:
  • 乳貼膠帶
  • 上一場台北馬, 忘了貼膠帶, 幸好買的專業賽衣輕薄透氣, 完賽後沒有摩破乳頭, 但也痛了好幾天.
  • 手錶
  • 以Apple Watch取代Garmin 220.
  • 鞋帶綁好晶片
  • 腰包裝補給品: 3包能量包和自製鹽糖
  • 鹽糖, 就是4顆硬糖混合了精鹽後裝在小夾鏈袋.
  • 帽子+輕便雨衣
  • 悠遊卡+一千元
  • 事後想, 應該帶一張信用卡, 以免車子出問題需要大金額花費.
全部都做完, 也大該是3:50了.
接著就開車前往會場附近的劍潭捷運站.

出門一路上都在下雨, 能見度也不太好.
事先用Google map搜尋了要去的停車場,
所以開車的過程都很順利, 4:10左右就到了.
停好車後, 還是先在廁所做了最後一次解放...
然後就去搭接駁車
從停車場一出來, 就看到接駁車已經排了一串.
走到第一部車, 上車坐了下來.
(4:15):


大概開了10幾分鐘後, 接駁車到了會場外的環河道路上讓選手下車,
然後選手還要走一小段路經過天橋(4:32)

下了天橋後再走向河濱公園內的會場(4:35)

此時(4:40)的天氣仍然沒有比較好:


值得注意的是, 從搭接駁車到寄物這段時間預估30分鐘是比較保險的.
我一路順暢也花了25分鐘左右.

寄物前, 取出及穿戴好:腰包, 帽子和輕便雨衣.
試踩地時發現鞋子的前半部有點鬆, 怕比賽時會滑動引起摩擦,
所以再把鞋帶重綁一次.
喝了最後一口運動飲料後, 就寄物了.

寄物後約5:00左右.
因為第一次來, 所以不曉得等一下要如何上國道...
所以先走到主舞台, 剛好舞台上開始帶大家熱身, 就跟著一起做伸展拉筋...
做完後, 大會就廣播帶全馬組的選手朝國道起點前進.
此時, 水門外的道路開始管制車輛, 讓選手穿越環河道路後就直上國道的引道...
這一小段路, 我開始小跑步熱身, 看看有哪些地方不順的?
上了引道斜坡後就用走的, 保留些體力.

上國道後, 找了工作人員帳篷的最後面, 等著比賽的開始.
隨著時間過去, 怎麼有點怪怪的感覺, 怎麼沒有聽到任何動靜...
於是就往起點走, 原來我剛站的位置是半馬的起跑前等待區!
半馬是在全馬起跑後10分鐘才開跑.
進入全馬起跑區後, 果然就不一樣, 人比較少.
因為是4小時限制的參賽資格, 不需要擠到前面, 以免被帶快速度.
所以我是選著起跑區的後段等待起跑.

開跑


賽前擬定的策略就是分為三階段配速:
  • 0 ~ 15 K
  • 4:50 / K
  • 15 K ~ 30 K
  • 4:45 / K
  • 30 K ~ 42 K
  • 4:40 / K

高標是3小時20分(平均配速4:45), 低標是3小時25分完賽(平均配速4:52).
配速是以高標為標準, 若最後配速無法追到4:40, 一定要守住配速低標4:50.
所以, 策略是以用"追"的方式, 以免開始的配速快而提前抽筋爆掉.
參考的配速是以總里程的平均配速, 而不是每公里的平均配速.

比賽一開始, 就保持著嚴守配速的策略
開始的配速約5分速出頭,
不斷地提醒自己, 肩放鬆, 著地要輕, 姿勢不要跑掉.
開始有幾個跑者從身旁刷過, 不理會, 自己依舊保持著自然的跑姿.
隨著跑的距離拉長, 總里程的平均配速到了4:50, 就維持這樣的配速...
此時前面有一個跑者維持類似的配速, 就跟著他身後, 保持10公尺的距離跟跑
5K補水, 10K前在途中吃了第一包Gel, 進了補給站補水以中和Gel.
出補給站後, 感覺配速自然地慢慢拉高...
到了15K時, 總里程的平均配速自然到了4:45,
原先追跟的跑者似乎跟不上配速, 所以我決定超越他, 開始自己獨跑.
一陣子過後, 有個年輕的跑者跑到我的身旁,很接近的併跑,
可是, 我已經是在國道邊上跑, 這樣有點挑戰的意味,
因為路那麼寬, 有必要這麼近嗎?
我仍然保持著自然的跑姿, 他看我沒有要跟的意思, 就超前了.
我就在後面保持著目視的距離, 看看後面有沒有機會超過他.
跑著, 跑著, 感覺有餓的感覺
於是在20K的補給站, 吃了一塊餅乾及半根香蕉,
拿了顆補給站的鹽糖, 但扯不開包裝...放棄, 改吃自己的鹽糖.
這一耽擱, 起跑後想再搜尋剛才那個跑者, 卻找不到, 直到終點都不再遇到他.(不會是半馬的吧?)

回到起點, 折返跑, 開始第二趟的半馬.
Apple Watch告訴我的總里程的平均配速依然是4:45.
所以繼續維持這樣的節奏...
接下來的路上, 沒有跑者從旁刷過, 我開始陸續地刷過幾個跑者
過了25K後, 發現前面有前導機車出現, 後面有幾位跑者...
我依舊維持著4:45的配速, 自然地追上.
原來有兩個女跑者, 旁邊有幾個男跑者.
女跑者應該是有總排, 所以才有前導車.
我依舊維持著自然的跑姿與配速, 直到最後一個折返.
折返(30 K)後, 我跟著前導車後面, 女跑者跟著我後面,
一段時間後,前導車可能發現女跑者沒跟上, 所以停下來等他們跟上.
我就開始自己獨跑, 依舊是4:45的配速...
接著發現問題: 大會標示的里程怎麼都比Apple Watch報的短?
不管這問題, 先維持著配速.
然後, 過了35 K, 突然覺得失去動力,
肌肉感覺沒問題, 但就是提不起勁, 也不太能思考複雜的問題(只能這樣的形容)
只好稍微放慢一點, 讓跑姿不要跑掉.
這樣痛苦的感覺一直持續下去, 來到了大會標示的37 K.
時間約花了3小時, 還有5 K要跑, 以5分速跑完, 也需要25分鐘.
可是動力似乎停擺, 要維持跑姿是無法加速的
只好盡力維持自然的跑姿, 先不管配速.
而且, 我決定之後只參考大會標示的里程及手錶的總時間.
不知道又過了多少時間, 開始有拍照服務出現,
這時感覺又復活了, 心裡想著一定要有3小時25分...
試著再快一點,..
最後1 K的大會標示出現了, 好像過了3小時20分,
開始再加快一點,...
看到終點前的半馬和全馬分流入口,
開始加速, 毫無保留, 以百米的方式衝刺, 聽到賽道旁有人喊加油,
進終點前抬頭看了大會的計時器, 只看到了3:24:xx...


幹, 我達標了.






後記

* 看成績才知道遇到的是女總3,4名, 成績都在3:27
* 比賽後天氣一開始是小雨, 然後就停了. (有那麼剛好嗎)
* 覺得自己這次的配速很完美, 只有這樣的成績, 真的是實力就這樣(如果不考慮最近許多事帶來的心理壓力...)
* 能專心地準備一場比賽, 需要運氣的. 本來還以為因為家人的事要棄賽的
* 這場跟台北市另一場女子路跑撞期, 攝手大概都去那一場了...沒有免費的拍照服務, 只好花錢買了(淚)
* 人生就像馬拉松, 你永遠不知道後半馬會發生什麼事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