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賈伯斯談教育
從賈伯斯談教育
蘋果電腦的賈伯斯是公認的創新者(innovator),他的逝世讓各大媒體瘋狂地製作專題來報導他傳奇的一生。
賈伯斯沒有傲人的學歷(只唸了六個月的里德學院),卻能夠帶領蘋果電腦從谷底到目前成為全球市值(三千八百億美元)最大的公司。
反過來看看近日引發爭議的國科會"救博士五十七K"方案,這不禁讓我們思考現有的教育制度是否那裡出了問題呢?
賈伯斯如何能帶領蘋果電腦攀上高峰?靠的是不斷地創新。
目前的教育體制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嗎?從廣達林百里董事長的一句"我超恨台大電機系",我們大概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在天下文化出版的"讓天賦自由("The Element")"一書中,作者提出了他對目前各國教育的看法:目前的教育體制都專注在所謂的基本學科,只評量特定範圍的表現,完全不考慮個別的差異。
只注重基本學科的訓練往往會扼殺了學生的創意,因為學生把時間都花在對基本學科的反覆練習上,怎麼還會有時間去尋找他們有創新能力的領域?更不用說要投入在那些非學科的領域上。
在今年九月份的某一期商業週刊中,有一個專題探討蘋果的成功對台灣科技產業的衝擊。其中的一篇文章描述地很傳神,它的大意是這樣的:
在以前,英特爾(Intel)的硬體架構加上微軟(Microsoft)的作業系統便是考題,只要能答對這考題便是資訊工業的資優生。可是沒想到有一天考題變成了蘋果電腦,這些資優生便不知道如何作答了。
有人曾說過,教育的成效是要等學生離開學校後才看得出來。
我們目前學校的目標是幫助學生進入"好"的高中或大學。所以,學校便用盡心力幫助學生在入學考試的學科上爭取"好"的成績,求"好"心切的家長也樂於配合學校。慘的是學生,進入"好"學校後呢? 從"好"學校畢業後呢? 找到"好"工作後呢?
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中說的好,工作會佔去你一大部份的人生,唯一能真正滿足的方法,就是去做你認為偉大的事情。要做偉大的事情,唯一方法就是去做你愛做的事。
問題是,如果學生在目前的學校教育下沒有空去觀察,去尋找他們有創新能力的領域,畢業後又怎麼能找到喜愛的工作,發揮他們的天賦呢?
真正的教育,不是教學生如何解答學科上的問題,而是要幫助學生去追尋自己的內心和直覺,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天賦。
留言